環境部公布114年5月環保重點政策 啟動綠色成長聯盟、落實碳定價與氣候調適行動
【本報訊】為全面推動我國淨零轉型與綠色永續發展,環境部於114年5月公布多項環保重要政策,包括啟動「綠色成長聯盟」、修正環教補助規範、預告氣候風險評估準則草案、推動減碳生活行動計畫,並與多所大專院校簽署合作備忘錄,形成政策、產業與教育三方聯動,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。
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,面對全球碳市場加速發展,台灣自今年起正式實施碳費制度,並將啟動先期「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」(ETS),形塑「雙軌」碳定價架構。為此,環境部整合17家企業及政府部門資源,成立「綠色成長聯盟」,並參考日本GX聯盟經驗,擬辦亞洲論壇並赴歐盟交流,協助產業轉型接軌國際。
在教育推動方面,環境部同步修正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輔導獎勵辦法》,聚焦資源挹注於已認證設施,並優先補助評鑑優異單位。此外,考量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威脅,環境部預告《氣候變遷風險評估作業準則》草案,建立各級政府推動氣候調適行動的一致性操作規範,促進政策制度化與公私協力參與。
為落實全民參與,環境部亦推出「淨零永續綠生活」減碳旗艦行動計畫,聚焦五大面向:住宅節能改善、餐飲業低碳轉型、碳帳戶與示範區推廣、擴大綠色採購、推動低碳社區。首場社會溝通會議邀集六大部會、產官學研與公民團體代表參與,凝聚減碳共識。
在資源循環方面,環境部調整二次鋰電池回收費率,推動責任業者自建回收鏈,享有最高87%費率優惠,以強化回收效益與再利用能量。另為提升執法效能,環檢警聯手破獲非法棄置與輸出廢塑膠逾萬噸案件,查扣近四億元犯罪所得,展現政府打擊環保犯罪的決心。
為強化產學合作與人力培育,環境部與臺灣大學、臺灣師範大學等校分別簽署「氣候行動與環境永續」及「淨零綠領人才培育」合作備忘錄,建立北區培訓中心,預計年內開設60個班期,培育超過2400名綠領人才,培育技術即戰力。
為響應地球日,環境部與台北市政府及慈濟基金會於大安森林公園辦理「蔬食無痕家庭日」,彭部長現場呼籲全民從食衣住行育樂中實踐綠生活,活動並結合再生能源展示、廉政教育與互動闖關,吸引數千民眾參與。
此外,環境部也加強民眾居家用藥安全宣導,推廣「4要3不」原則,避免使用非法產品及誤用,守護家庭與環境健康。
環境部強調,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挑戰,唯有政府、企業與全民協力同行,方能打造共融永續的未來。